股票投资是一种需要谨慎的投资方式,投资者需要有正确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意识,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自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下面,跟着艾尚财经一起认识金牛奖基金经理有哪些,希望本文能解答你当下的一些困惑。

明星基金经理,他们管理的基金你翻倍了吗?

明星基金经理,他们管理的基金你翻倍了吗?

答:这些明星基金经理,里面有你最看好的吗?他们的代表作你都入手了吗?

张坤这个新晋的养“基”界男神,最近担任了一直新基金的基金经理。有了前面的风势,大家会考虑买这支新的基金吗?

相信对基金有一定关注的都知道曹名长(价值一哥),周蔚文(业界风向标),董承非(一个人拿金牛奖就拿了10次),傅友兴(平衡大师)等经理“健将”。

但下面这些基金经理也是各有千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中国公募基金界的“巴菲特”-张坤。

2012年9月起管理易方达中小盘,任内收益率超过500%。张坤也各种基金奖项拿到手软,从业绩方面来看张坤的个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投资理念:基金换手率低,高度重仓白酒。代表作:易方达中小盘混合,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

2.长跑冠军-刘彦春。

北大硕士,标准“接盘侠”。长达数十年的基金管理经验。绝对的资深健将,在震荡熊市中创造两只高回报率基金,因此被数次评为明星基金经理人。

投资理念:致力于寻找高投入资本产出、高成长潜力的优秀公司长期投资。代表作: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

3.曲扬。

清华大学计算机博士,从业时间7年,每年的收益率都在16.6%,业内公认的全能型选手。

投资理念:高持股集中度,调仓跨度大,喜欢择时。代表作: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混合。

4.业绩爆表-朱少醒。

经历两轮大牛熊,任职期间累计基金收益率最大值达到1991.77%。唯一十年赚10倍的基金经理,平均年化收益率22.5%。这就不得不说到富国天惠这只基金了,他管理的这只基金一直都没有换过基金经理,可谓是经历“牛、熊”。

投资理念:擅长寻找优质企业,不蹭热点,不拾烂钱。代表作:富国天惠成长混合。

5.医药女神-葛兰。

低调而又有实力,历任国金证券、民生加银基金研究员。2014年10月加入中欧。2016年9月任职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葛兰最早管理产品的时间是2015年1月,至今约6年多的时间,累计回报率198%,年化收益率26%,业绩优异。

投资理念:坚持基本面研究驱动,以行业景气度为前提,寻找优秀企业长期持有。代表作:中欧医疗健康混合。

6.公募一哥-刘格崧。

2019年公募基金独揽前三,他是唯一包揽年度基金业绩前三甲,且收益率均实现翻倍的基金经理。也比较适合喜欢刺激和挑战高收益的朋友。

投资理念:持股集中,重仓,偏好成长风格,集中仓位重压科技类公司。代表作:广发科技先锋;广发小盘成长混合。

7. 公募界唯一的80后投资总监-谢治宇。

任职期间基金最大盈利达到662.29%,2013年开始管理兴全合润分级至今已取得接近600%的收益。抗跌耐造,均衡策略领军人,不在一颗歪脖子树上吊死,擅长将资产均匀分配到各领域中。

投资理念:坚持自下而上选股,从成长性和估值匹配角度挖掘目标,保持均衡的总体投资结构。代表作:兴全合润分级混合。

排名不分先后,基金代表仅供参考。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有哪些医疗行业比较好的基金经理?

答:我们买基金肯定会看这个基金的基金经理的能力和经验,能力越优秀,经验越丰富的基金经理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就会相对要高,而且比较稳定。所以很多人对基金经理的选择都会非常慎重,都希望可以选择一个靠谱的基金经理。在医疗行业,比较有名的基金经理有哪些呢。

首先就是基金经理葛兰,葛兰女士从业已有六年之久,经验是很丰富的,她还是清华本科毕业,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投研能力覆盖医疗,科技等多个领域,还是金牛奖的获得者。她任职的医疗基金为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C,是医疗服务和化学制药方面的基金,她任职期间,这只基金一年涨幅为27.28%,而且这只基金的规模达到了262.60亿,她本人的任期回报为297.38%,我觉得葛兰一位非常不错的基金经理。

谢玮,他从业3年多,从业年均回报为18.25%,他是证监会与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他任期的医疗基金为中信建投医改灵活配置混合A/C,这只基金是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类型的,是一个收益能力很棒的基金。

王争娇,从业三年多,她是医药投资先锋,拥有多年A股和港股医药研究经验,筛选医药赛道中的好风口,好公司。她是医药主题基金的新秀黑马,她的医疗基金为南方医药保健灵活配置混合,基金规模为36.52亿,这只基金近一年涨幅为22.50%,晨星评级也有四星,总体评价不错。这些都是不错的医药基金经理,他们的能力都是很不错的,管理的基金在同类中也是比较靠前的,你可以选择一个你觉得不错的基金进行投资。

明星基金经理牛在哪里?

答:;     入学校希望有个好老师,入单位希望有个好领导,入基金市场希望有个好的基金经理。那么明星基金经理和菜鸟基金经理有什么区别?明星基金经理究竟牛在哪里?

      以王亚伟为例,王亚伟管理华夏大盘前的十年时间里,虽然也有过良好的业绩,但发挥并不稳定,起初其在社保基金、华夏成长(000001,基金吧)基金管理中“很不顺利,迟迟找不到市场感觉、踏不准节奏”,直到2005年9月,王听从范的劝,放下投资,调整心态,去国外学习,回国后王亚伟便“神”了。

一、王亚伟十年磨一剑

      围绕王亚伟的争议很大。有人说他是被华夏打造出来的,有人质疑他投资有猫腻,但没有人去研究过他的投资成长历程。

      在炒作以及神话王亚伟的时候,投资者仅看到了其2005年接受华夏大盘至其2012年离开这7年间,基金累计净值增长了1046%,以及王总神秘地出现在重组股里,但却没有人认真思考过或无从知悉他的成长经历和他投资组合的艺术。王亚伟给人的印象跟范勇宏描述的在1995年面试王时相似,平和、淡定,时不时憨笑,王亚伟的同事评价他,顾家、喜欢摄影。

      在1995年进入华夏证券至2005年的10年里,他和现在很多基金经理一样,犯过很多错误。

      1998年,王亚伟刚刚管理基金,投资五粮液(000858,股吧)时因拘泥于原先设定的目标价,最终1000万元账面盈利化为乌有,王常常以此告诫自己戒骄戒躁;2001年重仓持有茅台(600519,股吧),在熊市中坚守几年终于在2003年没有收获地斩仓,错过大牛股;2004至2005年期间,因选股面窄等原因没有处理好股票组合弹性和稳定的关系,业绩波动较大。

      据范勇宏描述,2005年王回来后,投资策略较以往更灵活,既发掘隐蔽资产、又有再重组驱动的个股,同时也不排斥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架子型投资,持股更为分散,少有单只股票超过净值的5%,大多数个股占净值2%以下。在范勇宏看来,此时王亚伟的投资理念才基本成型了。

      不随大流,爱好冷门股,甚至刻意回避基金重仓股和某个阶段的热点股,强调考虑了隐蔽资产的安全边际,王亚伟对重组股情有独钟,以至于在他的大投资组合里,还有一个重组股的小组合(关于组合投资的艺术)。

二、投资逻辑清晰有价值

      那么,投资逻辑到底有价值吗?

      应该说,符合自己的投资逻辑有价值,别人的投资逻辑仅仅有参考价值。不得不说的是,很多人忽略了这个看似很虚的东西。

      即使业绩很好的基金经理,在投资过程中,也不一定能静下心来把自己的投资逻辑明确梳理出来。王亚伟之所以从2006年开始,年年业绩靠前,当然与其勤奋、严谨和高悟性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形成了基于独立思考和市场检验的符合自己性格的投资逻辑。

      基金经理尤其是没有经历过牛熊市场检验的人,应该时时反省过往的操作,不断修正错误,结合自己的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风格。这样,稳定的业绩才是大概率事件。

三、平庸的大多数

      易方达基金公司副总经理陈志民说,的行情几乎是2010年的翻版,小盘成长股VS大盘周期股,基金经理们几乎被逼疯了!

      为什么被逼疯了?大抵是因为基金经理难取难舍。他们要盯着盘面不断地问自己,要不要追持续上涨的小盘股?不追,业绩落后,持有人先骂后赎回,领导还要找谈话;追,估值太高,进去容易,怎么出来?

      两个字,纠结。

      到底怎么选择,这要看基金经理的追求了。

      美国福特基金会投资政策研究部门的主管劳伦斯?西格尔(Laurence Siegel)把基金经理分了四种类型,非常犀利。

      第一种,随大流同时又是正确的,这是最理想的;第二种,坚持独立立场同时是正确的,他们是英雄;第三种,随大流但是错的,对公募基金经理而言,这并不严重,至少不会丢掉饭碗;第四种,坚持独立立场,但是错的,或者一定时期内是错的。

      在这四种选择中,基金经理必须选一个,毫无疑问,选择第四种的一定是傻瓜,因为领导、公司的销售人员、同行、持有人都不会拿5年或者10年的时间来验证你的对错。

      显而易见,从以往的经验和趋利避害的需要看,很多人会选择随大流。无论是A股2007年的大牛市,还是美国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狂欢,无不如此。虽然当时很风光,但事后很惨烈。优秀的基金经理诞生于有独立立场的坚持,当然这需要付出代价。

      所以英雄是寂寞的,但恰恰这个行业追求的是浮华,这多少注定了大部分人会选择平庸。

四、选择的困难

      就更大的意义而言,基金经理的选择并不仅仅停留在,到底是选茅台(600519)还是选万科,到底是选更大的股票头寸还是更大的债券头寸,而是要在牺牲客户和牺牲客户的钱这两者之间做选择,即使这并非基金经理个人一厢情愿的事,但这的确决定了他的行为。

      在20世纪末期科技股鸡犬升天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并非不知道随时会来的风险。但不随大流,就意味着要牺牲客户,而客户就意味着利润,因此职业基金经理也将面临职业风险。毕竟客户只在乎更高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至于风险那只是泡沫破裂后才会有的真切感觉。

      所以,对多数基金经理来说,他们更愿意随大流,这只不过是牺牲了客户的钱,更无关道德上的指责。

五、理性认识风险和运气

      华安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尚志民3月底在“金牛奖”颁奖现场代表基金经理讲话时,曾很有感触地说:“长期而言,心态大于智力”。这可以理解为,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远比自认为高明重要。

      认识自己是一生的功课。对基金经理而言,有两点或许需要时时记住:预测有很大局限性;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业绩贡献来自于运气的成分大于技巧。

      前者警示我们,没有哪项投资决策是绝对正确的,因而要实时控制风险;后者的警示意义在于,一次良好的业绩记录是诸多运气的结果而非全凭技术高超,这样才不至于因信心膨胀而误入歧途。

      与其说这是基金经理的风格,不如说这更像赌徒。

六、控制风险犹如建筑师

      雅安地震后,很多房子倒塌,对于掏大价钱买房的人来说,损失不言而喻。但房子能否经受住地震的考验,只有地震后才最直观。基金经理就像建筑师,其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在平地上建起房子,更重要的是地震来时能保证房子的安全,进而保证房子里人的安全。

      在投资领域,所有人都存在高估自己认知风险的能力,并低估规避风险所需要的条件。极端的例子就是王海用投资者的血汗钱来证明自己对房地产股的乐观判断。在地震没发生之前,谁也不知道把八成资金投到地产股上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对王海而言,赌对了,成为英雄;赌错了,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顺便提一句,一个机构投资者允许这种赌博行为的存在其实比赌博更危险。

      巴菲特和林奇之所以牛,并不是他在那一年取得了多么高得离谱的业绩,恰恰相反,其出色的投资成就来源于他们数十年没有大亏。这跟建筑师一样,即使房子建得再好,扛不住一次7级地震,那么所有的收获都终将变成一地瓦砾,这便是投资的残酷性。

      在牛市中,风险就像变色龙一样能把自己掩藏得滴水不露,就像上世纪末的科技股泡沫,就像中国的传媒股一路高歌猛进一样。此时所有人都觉得,这里根本就没有风险,但当熊市来临,风险这个变色龙的伪装撕去,攻击性就表现无疑。所以说,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的最大价值更多体现在风险控制上,而不是在牛市中的勇敢。

七、运气和技巧

      大多数人都更倾向于否认运气在成功中的作用,而强化自己的技能和聪明等。

      也许大家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美国投资理论界提出设想,《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出面组织,一场比试选股水平的历时数年的著名公开竞赛拉开了帷幕。竞赛的一方是由当时华尔街最著名的股票分析师组成的若干组,另一方则是一头通过掷飞镖选股的大猩猩,比较谁选出的股票组合产生的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高,结果是大猩猩赢了。

      在这里,笔者无意否定基金经理的价值,投资最权威的考官是时间,长时间里,纯属靠运气的大猩猩不可能战胜华尔街。但基金经理要真切地明白,好的业绩并不全部是技能,或者获得几次“金牛奖”也并不能证明自己的高明,更重要的是,不要否认运气在其中扮演的作用,这样才不至于信心膨胀,才不至于放大直观而忽视真实的风险。

      分析了这么多,明星基金经理和菜鸟基金经理到底有什么区别,明星经理究竟牛在哪里?其一,是否通过不断的纠错,形成适合自己的投资逻辑或者风格;其二,是否做到既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下风险最小化,以及是否对运气有正确的认识;其三,是否有像管理自己家人的钱一样的心态管理持有人的钱。

相信关于金牛奖基金经理有哪些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艾尚财经的其他栏目。